《被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很早就在万维钢的《精英日课》的专栏里听说过了,最近找了个时间读了一下,分享自己的感想。

阿德勒心理学

本书的理论基础是阿德勒心理学,先来谈谈我对这个理论的看法。

我记得我最早是从陈海贤老师的专栏《自我发展心理学》了解到的阿德勒心理学,他将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“积极心理学”,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“你永远都可以选择,你现在的生活,就是你自主选择的”。为什么叫做积极心理学呢?因为相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,阿德勒更强调“结果”而不是“原因”。

你永远都可以选择 —— 弗洛伊德的原因和阿德勒的目的

佛洛依德强调你现在的行为,都是有原因的,不管这个原因是来自人的本能,还是童年的经历,或者是父母与原生家庭。

如果你对弗洛伊德说现在觉得自己比较自卑,弗洛伊德也许会说:“噢,那都是因为你在童年时,原生家庭没有给你足够的肯定和支持,所以导致了你现在自卑”。

这就是在向之前的经历中去追溯产生现在这种心理的“原因”,是之前经历的创伤导致了你现在的样子。

相反,阿德勒更看重“目的”

阿德勒会说:“你现在自卑,是你自己选择的,因为你不想去面对失败,面对社交失败导致的不安,所以你选择了自卑,其实你是在保护自己”。

也就是说,你的自卑是你自己选择的,你是带有保护自己的“目的”才选择了自卑。

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。

但是,相比较弗洛伊德,阿德勒的看法更能让我们积极生活。佛洛依德让我们向前去归因,虽然我们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,但却在行为上止步不前。“我现在这样,都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那样”,这种看法并不能帮助我们成长。

相反地,如果我们接受了阿德勒的理论,我们就可以审视自己。“咦?那我为什么要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呢?他人的想法对我究竟有多重要呢?”,如果我们选择了他人的看法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这个观点,我们就可以更加自信的生活了。

“你永远都可以选择”,这就是“目的论”的力量。也是我们成长的力量。

接受不能改变的,努力去尝试可以改变的 —— 自我接纳与课题分离

“上帝,请赐予我平静,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;给予我勇气,去改变我能改变的;赐我智慧,分辨这两者的区别。” —— 《被讨厌的勇气: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》

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,就是接纳别人的看法和自我的缺憾。我们无法选择别人对我们的看法,别人的崇拜也好讨厌也罢,都是别人的“课题”。对于我们自己,只需要掌控好自己的生活,调整好应对别人看法的心态,按照自己的路径去生活,这是我们的“课题”。

我们可以听取他人的意见,更重要的是做出自己的选择。这就是“课题分离”。

只是,在选择前,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,就是:我们必须接纳自己,特别是缺点,只有先接纳了自己的缺点,我们才能在选择改变的路上不会偏离方向。

这种接纳对于生长在中国教育环境的我们来说,挑战特别大。因为在我们从小被鼓励做一个“乖孩子”,好像这个世界是有既定的成长路线。读书、考试、工作、成家、立业。

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接受来自外部的“评价”,这种评价有时候会摧毁我们的自尊,使我们自卑。(而我因为从小在班上学习成绩不算好,所以受到这样的“评价”比较多)

阿德勒告诉我们要“自我接纳”,就是要正视那些我们认为的“缺点”,并告诉我们要认可它们的存在,然后认可“我”的存在。

自我接纳。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“自己能做到的”和“自己做不到的”,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,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—— 《被讨厌的勇气:第五夜 认真的人活在“当下”》

同时,阿德勒也说:我们的存在即有意义。因为我们存在,我们的父母有了儿女,我们的伴侣有了另一半,我们的朋友有了一起游戏的伙伴。

我们不需要对这个社会活着全人类做出多大的成就,也不在乎挣多少金钱。

只要我们存在,我们就为他人带来了生活的意义。

认可“我”自身,我们就不会自卑,可以不卑不亢的面对生活。这是自我接纳。

管好自己的事,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,分清他人的“课题”和我们自己的“课题”,在自己的“课题”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积极面对生活。这是课题分离

他人是我的伙伴 —— 他者信赖和共同体意识

认可自己的价值,自己的存在为他人创造的价值,是获取幸福的指南针。

的确,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的话,卧病在床的老人只能靠别人照顾,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。 因此,请不要用“行为”标准而是用“存在”标准去看待他人 ;不要用他人“做了什么”去判断,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—— 《被讨厌的勇气: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》

阿德勒告诉我们,要善意的去对待他人。就像罗振宇曾经说过:“人都是讲道理的”,只要是人,都会有善良的一面。

基于此,阿德勒试图让我们带着“人人都是伙伴”的信念来与别人相处,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吵。例如,我们和伴侣因为生活琐事争吵,和同事因为利益争吵,会和父母因为该到底听谁的产生分歧。

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,我和我们的伴侣,同事和家人都首先应该是“伙伴”。伴侣是生活的伙伴,同事是工作的伙伴,父母是家庭的伙伴,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。这个目标可以是从工作的成果和家庭的幸福。

认识到这一点,也就是有了“共同体意识”。如果这样来看待矛盾,就会发现我们的争论是如此荒谬,大家就会更多的合作而不是立足于偏见沟通了。我们都是伙伴,我们相互信赖,这就是“他者信赖

后记

很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:

“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
生活是艰难的,世界上有战争、疾病和贫穷,个人也会遇到他人的责难、事业的艰难和生活的低谷,这是生活的真相。

但是阿德勒也告诉我们,如何面对它们,我们是有选择权力的。

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刹那。我们可以享受此时此刻,也可以活在纠结焦虑中。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选?

接纳自己,做到课题分离,不自卑,做好自己的事,把他人当作伙伴,即使被别人讨厌,也要勇敢去努力生活,这就是“被讨厌的勇气”。

参考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电子书在线阅读-【日】岸见一郎;古贺史健-得到APP